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十四五”规划关键年,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重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会议
2024年党中央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这些会议是政策制定的核心平台。关键会议包括:
1.全国两会(3月召开):作为年度政策窗口,聚焦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四个三”框架观察政策动向(如经济改革和民生保障)。
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7月1518日):这是年度核心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深化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以支持中国式现代化。会议精神成为全年学习重点。
3.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全年多次召开,分析经济形势并部署工作:
1月4日会议: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关键年,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政治任务。
3月29日会议: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二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要求加强巡视整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高质量发展。
4月会议:肯定一季度经济成果,但指出经济仍面临挑战(如内需不足和外部风险)。
7月会议:强调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传递六大积极信号(包括稳增长和防风险)。
9月26日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聚焦稳增长和结构调整。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12日):习近平主持会议,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包括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风险、推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等。会议强调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5.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12月9日):主题为“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指出边疆地区必须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维护国家安全、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并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6.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11月8日):通过《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聚焦财政风险防控。
二、主要精神
2024年党的精神以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核心,强调思想统一和纪律教育: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全年“重要政治任务”,要求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内容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化经济和社会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纪学习教育精神: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案促学、以训助学,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目标是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服务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式现代化精神:贯穿全年会议和政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民族复兴,这是“最大的政治”,要求不忘初心、锐意进取。
三、主要方针
党中央的方针以改革、发展和稳定为主线,突出以下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方针:从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出发,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改革,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方针包括市场化改革、科技创新驱动和制度创新。
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针:坚持“稳中求进”,以扩大内需、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为支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对经济挑战。
边疆治理和民族方针:基于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针包括维护国家安全、完善社会治理、促进民族团结和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
法治和作风建设方针:延续依法行政,但2024年重点在巡视整改和纪律建设,“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以巡视整改为抓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四、主要政策
2024年政策围绕会议和精神落地,关键政策包括:
1.经济政策:
改革政策: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推动国企改革、市场开放和科技创新。具体包括“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财政政策: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政策,防控金融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支持绿色转型。
消费和投资政策:扩大内需,提高投资效益,以应对经济下行。
2.社会和文化政策:
民生保障政策:加大教育、医疗和就业投入,提到“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民族和边疆政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支持边疆地区发展。
党纪教育政策:开展常态化纪律教育,以案例学习提升党员素质。
3.风险防控政策:重点防范金融、地方债务和外部风险,政策包括“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总结
2024年,中国共产党以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核心,召开多次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和“党纪学习教育”,方针上聚焦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和边疆治理,政策上推出经济改革、风险防控和民生保障措施。全年事件反映党中央在复杂形势下稳中求进。